{{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設計專欄:優秀設計的靈感世界
在我們的文章、目錄、設計專題和訪談中著眼於當前的設計趨勢,向設計師、行業專家和製造商詢問未來的趨勢,他們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對特定行業中對於良好設計的理解。 從室內生活方式或照明到品牌推廣,亦涉及遊戲產業,我們為設計師的日常工作提供獨到的見解-當然也包括該屆的獲獎者系列。
從「舒適樂活」(Hygge) 到斯堪地那維亞風格 (Scandi):北歐設計美學經久不衰。早在宜家 (IKEA) 將斯堪地那維亞設計帶入千家萬戶之前,北歐設計就已風靡於世。斯堪地那維亞風格的主要特點是在頃刻之間營造平靜與舒適的氛圍。閱讀本文,了解其風格在中性色客廳之外的豐饒美學。
明門集團是世界上嬰幼兒產品製造行業的佼佼者,為兒童及家庭生產汽車座椅、嬰兒推車、旅行嬰兒床及高腳座椅等產品。作爲 iF 學生設計獎頂級贊助商之一的明門集團,關心年輕一代顯然不是他們的新鮮事 —— 永續發展是集團的戰略核心。我們與明門集團工程暨採購總經理 Renee Wang 進行了一場對話,談到了真正的設計人才,明門集團對於 iF 學生設計獎的標準,以及集團在永續發展方面做出的努力。
GRAFT 建築事務所設計出集成了太陽能板的緊湊型自動模塊單元SOLARKIOSK,為非洲偏遠地區提供了永續的能源供應,因此榮獲 2022 年 iF 社會影響力獎。我們與 GRAFT 創始人 Lars Krückeberg 和 Thomas Willemeit 展開了訪談,討論了永續性以及設計在「行善」上的重要性。
ChatGPT 之所以成為熱點,不僅因為它由 OpenAI 的創始人 Sam Altman 開發,還因為它引發了某些專業領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通過程序實現自動化的探討。你感到害怕了嗎? iF Design 立刻想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人工智能將會為設計帶來什麼?還有誰比人工智能本身更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呢? 為了深入了解這個程序並探尋它的實際用途,我們坐下來對 ChatGPT 程序進行了一次虛擬的「獨家」採訪!
近年來,數位媒體藝術在全球蓬勃發展。榮獲 2022 年 iF 金質獎的裝置 Whale #2 是一件公共數位藝術作品。設計團隊 d'strict 總共有 16 個項目獲得 iF 設計獎,其中兩個獲得金質獎!本篇訪談中d'strict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李誠浩先生和副總裁兼創意總監 Sanghwa Park 談論了 d`strict 的設計理念和成功故事。
2022 年 iF 學生設計獎於數月前揭曉,來自台灣的 23 歲設計專業學生賴謙忱憑藉優質概念設計破紀錄榮獲四項大獎,其中一件獲獎作品還讓他獲得了由 iF 頒發的三星設計獎及獎金。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他第一次參加 iF 大賽! 我們採訪了這位獨攬多項大獎、創意層出不窮的學生,問他是什麼激勵他參賽,又是什麼給予了他靈感,以及為什麼他認為在職業生涯早期獲得設計獎能對他有所助益。
Juliana Maurer 是柏林的跨界藝術家與設計師,致力於在材料探索中融入新奇創意,其作品在今年的米蘭設計週上展出。她觀察生活,傾心自然,從尋常中汲取靈感,以求作品在表面、質地與外形上達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她的材料探索工作不僅涉足圖形、物體與材料調研,還涵蓋雕塑、攝影與空間裝置等領域。
智能建築通過物聯網技術,結合硬件、軟件和連接,管理供暖、通風與空調系統(HVAC),滿足用水、照明與安全功能。目的是讓用戶的生活與工作環境更加舒適、便利、高效與安全。這些並不在遙不可及的未來,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就已應用了這種技術。許多創新已經獲得 iF 設計獎。但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智能科技的全面應用還比較遙遠。
Michele De Lucchi 是當今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和設計師之一。他於 1951 年出生於意大利費拉拉,其部分設計作品在我們的集體視覺記憶中刻下了印記。作為 20 世紀兩大設計運動團體 Alchimia 和 Memphis的聯合創始人,他在設計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本篇文章Michele De Lucchi將談談現代環境對設計教育的要求。
俗語有言,一張圖片勝過千言萬語。當字符數目受限或大拇指感到疲憊時,您可以通過一張圖片傳遞豐富的含義。這些五顏六色的符號最初令語言純粹主義者不屑一顧,如今卻改變我們與彼此的溝通方式。它們反映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狀態,以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湧現出的新技術、新行業以及對性別角色的新思考方式讓我們察覺到社會正處於不斷變革之中, Emoji 也日新月異。
品則為一代理及經銷環保產品的公司,其創立的品牌-自備客 iPACKER,今年以 「Sparkie 仙女棒顯濕布尿布」榮獲 2022 年 iF 設計獎的殊榮,本文專訪其創辦人林詩懷,向各位分享自備客這個大家庭是如何將環保落實於生活,以及如何從代理進入自開發商品的歷程。
Otl Aicher 是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德國設計師之一。而設計師 Dieter Rams 在百靈公司工作時,與 Otl Aicher 有過幾次交集。2021 年 9 月 10 日,f/p design GmbH 的聯合創始人兼 iF 設計基金會副主席 Fritz Frenkler 在其德國陶努斯山區克龍貝格的家中以「Otl Aicher 與百靈公司」對 Dieter Rams 進行採訪。
「建築是本來就有的東西,為什麼需要『智能化』呢?其實是要更便利化、人性化,便利後,價值就會產生。」, 由 Ai晟鈺團隊打造的 Intelligent flat window 榮獲 2022 年 iF 設計獎產品設計項目。這來自台灣的獲獎團隊是一個擁有近 30 年歷史的門窗品牌,他們是如何從一間小鋁門窗店,透過不斷研發創新而成為智能窗的先驅呢?讓我們透過本文專訪晟鈺智能團隊來了解。
LG 是專注於「生活方式」的品牌。追求的是以人為本、能夠豐富人們生活的創新。 在將「設計」視為靈魂的韓國製造業,LG 電子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佼佼者,是韓國「設計驅動企業發展」國策最積極的響應者。多年來 LG 的設計作品曾榮獲無數國際設計大獎,其中包括 363 件 iF 設計獎。LG 電子究竟是如何在幾近飽和的傳統家電市場中進行創新並脫穎而出的?本期《包裝&設計》特別專訪了 LG 電子「生活創新設計中心」。
毋庸置疑,精彩的設計作品值得昂貴的價格,但說實話,並非每個人都具備這樣的經濟實力,能在每個房間(或任意一個房間)內都擺上一把伊姆斯躺椅。不過,在閱讀本篇文章後,您會發現您也能購買某種造型或形式的設計師作品,尤其是做法得當的話。
由化學博士帶領的本質研究 SKINeed 團隊今年以「Mild Renewal Serum Package」獲得 2022 年 iF 設計獎,負責操刀設計的就曰設計 THAT iS CREATIVE & BRANDING 團隊除本產品以外,更一舉拿下 6 個 iF 設計獎-包裝設計項目的殊榮。本文專訪兩個團隊的研究長 KT,以及負責人 Ryan,深入了解他們在發展這件作品的過程與對保養品的獨到觀點。
來自美國「鐵鏽地帶」40 年歷史的理念,能否在滿足工人訴求的同時推動歐洲經濟實現轉型?什麼是「新工作」(New Work) ?為什麼產生「新工作」?為什麼發生在現在?這對設計師而言意味著什麼呢?
材料的選擇如何影響產品的生態足跡與環境影響?逾 17 年來,工業設計師兼材料專家 Efrat Friedland 竭力探索創新材料的特性與潛力,為各行各業的公司提供諮詢服務,推動全球材質庫發展。她在訪談中聊到了米蘭國際家具展覽會 (Salone del Mobile)、對期望減少環境影響的企業建言獻策,還講述了她的新項目積極塑料樣品套裝如何幫助設計師選擇更負責任的材料並贏得客戶青睞。
新材料的誕生往往會對經濟和日常生活產生重大影響。有時甚至會造成社會的根本性轉變。材料創新與技術創新息息相關,造就了我們今日的習以為常。一起來探索讓我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 5 種材料。
iF 和位於法蘭克福的未來研究院 (Zukunftsinstitut) 開展合作,致力於研究設計大趨勢,並在 2022 年 iF設計趨勢報告中談及當今的產品發展、設計學科的相互影響、以及與大家息息相關的社會趨勢和大趨勢。
當設計與技術相遇,它們將各自扮演什麼角色?隨著現實世界越來越數位化,設計是否還有發揮的空間? 我們採訪了 Paulina Porten,她是一名創意技術專家,致力於研究擴增實境(AR)技術,並探索其影響社會的方式。她設計的 AR 應用程式原型,讓人們能夠即時參與未來的城市規劃,體現交互協作性。
iF 開闢全新天地,與合作夥伴堅定地共同展望未來發展。 420 多頁的設計趨勢報告,包含基於研究、趨勢研究方法和設計理論的豐富的闡述性資料。當前家居、消費科技和城市交通的設計趨勢如何與重大趨勢相呼應?跨學科方法幫助您快速轉換九個行業的知識。本報告亦為未來工作提供豐富的靈感,使設計在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是否對報告內容更為好奇?來看看報告中三大主題概覽。
Taste-Plus 悅味,是一家勇於創新的廚具品牌,20 多年來專注於廚具的研發與創新,致力於家庭廚具的人性化設計。旗下「元木系列」、「元石砂鍋」分別獲得 2017 年及 2021 年 iF 設計獎,也獲得眾多設計之友的喜愛。本篇獲獎品牌進駐專欄我們採訪了悅味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 — 胡勇薪,帶您了解如何用「設計」讓年輕人愛上廚房。
葡萄牙國寶餐瓷 Vista Alegre Atlantis 的產品種類繁多,包括餐具、裝飾瓷件、酒店用品、瓷器、烤箱用品、水晶和手工玻璃件,此外,業務種類涉及零售和分銷網絡。我們就該品牌保護葡萄牙文化和藝術遺產的使命一題對 Alda Tomás 進行了採訪。
iF 支持的 Safari Doctors 項目,在促進邊緣化社區的健康與福祉方面起了良好的示範性作用。 2019 年,Safari Doctors 榮獲 iF 社會影響力獎。Safari Doctors 創辦人 Umra 的目標是建立一個 「全面的全民醫療保健模式」,重點是培養年輕人成為社區衛生工作者。她認為只有先打理好自己的家園,世界才能變得更美好。
近幾年,Omdesign 在 800 多個設計工作室參賽的 iF設計獎中排名前三,證明了自己在包裝設計方面的強大實力。過去五年,Omdesign 在所有獲獎的設計工作室中排名前十。葡萄牙設計師兼創始人 Diogo Gama Rocha 曾在此說道:「設計與藝術有天壤之別!但設計必須彰顯藝術性」。這句話完美概括了 Omdesign 專業團隊的設計理念。 本篇專訪 Diogo Gama Rocha,帶您更加了解他們的品牌精神。
尼日利亞的喜訊降臨,且遠不止於此:2018 年 6 月,iF 團隊授予 Wadi Ben-Hirkis 基金會的「Girls Not Wives」項目 iF 社會影響力獎。我們很高興見識到這個出色的項目,並聽到年僅 21 歲便投身其中的創始人 Wadi Ben-Hirki 的動人敘述。獲獎之後,Ben-Hirki 及其團隊致力於深度推廣該項目,並推出全新項目:「SHEROES」。 她領導團隊成員啟動了第七個項目,堅定維護尼日利亞婦女及兒童的權益。
貧困問題深深困擾著阿富汗,並且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在阿富汗,約有一半家庭無法負擔子女的教育支出。「Conflictfood」旨在從源頭上提供幫助,不僅幫助當地農民與西方建立重要的貿易關係,更推動當地生活繁榮發展。他們在2018年獲得iF社會影響力獎的支持,得以在阿富汗將這項事業發揚光大。
立兆股份有限公司擁有 26 年的高精密注塑成型產品生產經驗,提供具原創性及客製化的產品,及供應國際知名運動品牌的客戶需求。起於 2018 年以友善環境為出發點成立 SealVax 品牌,致力可重複使用、減輕環境負擔、減法思考的生活解決方案。本篇帶您了解如何以塑料產品的觀點助益環境友善。
包浩斯代表人物與 iF 有何關聯?Wagenfeld 在 66 年前 iF 的創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大力支持 iF 深入發展,並為其獻上鼓舞人心的開幕詞。直到今日,許多設計師仍奉他的要詞為工作信條,即好的家居產品應始終「兼顧工人對價格及富人對質量的追求」。
美科實業為台灣專注頭皮養護企業,旗下品牌「AROMASE 艾瑪絲」該於 2004 年創立至今參與無數永續行動倡議,並獲得各大國際認證。除倡議環境永續行動以外,更關注偏鄉及長照者之社會永續議題,在發揮社會企業責任上不遺餘力。
2018 年 iF社會影響力獎獲獎項目x-runner,旨在配備安全管理的衛生設備,為缺少這方面資源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保障。至今已服務 900 多戶家庭,為 4500 多名兒童及其家人打造更為安全的居住環境,賦予他們理應獲得的精神安寧。
來吧,加入我的環遊世界旅行!這一趟旅行無需疫苗接種證明、核酸檢測陰性或登機牌。我們將穿梭於互聯網的疆域。我們的主要觀光景點是那些獲得 iF 設計獎的精美網站。
創立剛滿4年的和荷時際以募資方式打造第一款產品,並透過參展與獲得台灣精品獎打開知名度,今年更榮獲iF設計獎,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本篇專訪帶您認識和荷時際,以及MiniBle系列產品的獨到之處。
馳綠國際休閒鞋品牌,創辦人暨執行長許佳鳴離開外商金融業後於 2012 年於日本成立的自創品牌,歷經品牌重生後以環保鞋定位享譽國際,曾創下台灣鞋業群眾集資歷史最高紀錄。 今年以 XpreSole® Panto 全天候咖啡防水靴獲得 2021 年 iF 設計獎殊榮。本篇專訪馳綠國際產品設計經理 Alvin,帶您認識該品牌,並透過製鞋業實踐循環經濟的歷程。
「社會可持續發展城市 = 自行車友好型城市」—— 規劃師與建築師參與城市規劃時,經常藉鑑這公式,以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各國政府、自行車製造商,以及聯合國均努力促成各種形式的自行車運動,旨在讓人們廣泛認識到自行車作為交通和休閒工具可帶來的豐富社會效益。
對於年輕世代,金融不僅是賺錢。它還關乎生活方式的構建,青年一代可以在此中尋找到意義與目的。不斷改變金融行業的遊戲規則。付款、存錢、投資 —— 榮獲 iF 獎項的金融應用皆以技術為導向,展示金融服務行業的前端發展。
VR 與 AR 技術可謂當下智能服務設計、網絡和智能手機應用理念中當仁不讓的流行熱詞。 設備上富有創意的解決方案則是這一切的前提,可幫助人們盡可能地減少搜索產品及服務的時間。從積極層面來說,數位服務設計不僅造就了一系列創意十足的實用產品,更為人們提供了多個平台,盡可能將寶貴時間用於最重要的體驗。本文帶您認識 2021 年服務設計及概念設計類別的相關獲獎作品。
在循環經濟逐漸受到關注時究竟是什麼樣的企業有了這樣的概念,從構想到設計開發過程如何演進?本文專訪獲獎廠商臻品植萃創辦人陳勇利博士醫師,一起分享這項獲獎包裝設計製作上的經驗。
越大,越好?實則不然。但於工業建築機械而言,大型機械設計顯然已成主流。除了規格大,出類拔萃的設計作品還具備其他特點。工業設備及運載工具受益於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得以配備全新功能,提升性能。2021 年 iF 設計獎展現了新一代建築設備的卓然風采,呈現了眾多震撼人心的工業解決方案。
本年度 iF 設計獎中,數十件產品與創意在綺想之境與現實世界之間架起一座鼓舞人心的橋樑,頗具啟發性。近年數據顯示,個人自用機器人迎來井噴式發展,表現亮眼。 機器人類獲獎作品借助吸塵器、看門狗、可穿戴健身器械等形態,生動展現了無師自通的家務處理能力。
現代醫療設備以個人家用為前提,為追求健康體質鋪就了一條便捷之路。今年度 iF 獲獎作品中不乏先進的個人醫療設備,不僅能夠治療疾病,還具備令人刮目相看的特性。
環顧當下,我們總能發現服務領域尚有改進空間,需要推陳出新,如郵政系統運作方式、通訊交流設備,以及傳統教室構建方式。尤其是在變幻莫測的當下,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封鎖禁令頻現不止,人們亟需綜合解決方案:既要改善社會,又能足夠聰明適應用戶期待。傑出的服務設計師不斷提出新穎創意,力求帶來更多生活便利。在本年度 iF 設計獎中,服務設計佳作再度薈萃一堂,驚艷登場。
累積 34 年的專業金屬工藝技術,Gdesign 成立於 2019 年,由一群喜愛大自然、熱衷將「台灣自然生態」結合設計創作的年輕團隊所組成,希望將自然的美麗輪廓與友善環境的信念帶入日常,重新詮釋精巧細緻的時尚生活。 本文專訪金格企業創辦人 Jimmy,了解如何從金屬加工外銷轉為設計品牌 Gdesign?並帶您了解他們的企業故事與創作理念
人們從疫情中學到的重要一課便是美容對於身心健康和整體幸福感意義重大。隨著美髮美甲沙龍被迫閉店,人們不得不搜羅網絡教程,費盡心思打理儀容。個人護理和美容美體浪潮由此席捲而來,激勵設計師乘勢而上,通過新銳革新的個性化美容創意,詮釋時代風潮。疫情封鎖促使人們愈發注重美容護理產品,這一點從 2021 年度 iF 設計獎獲獎作品中便可見一斑。
疫情封鎖推升宅家娛樂需求。本年度 iF 獲獎作品題材廣泛,不僅積極探索了在線社交遊戲、VR 和 AR 技術,還重拾了往昔的複古遊戲之趣。 如今,遊戲早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娛樂,而是一種休閒愛好。有鑑於此,在設計師創新理念和前端技術助力之下,遊戲硬件、移動端遊戲、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掀起變革熱潮。本年度 iF 設計獎遊戲硬件 / VR 類別獲獎產品淋漓展現了遊戲創新精神。
走吧,去露營!這一時代背景帶動野營裝備不斷向前發展。露營形式多種多樣,臨時露宿、帳篷宿營、屋頂露營、房車野營、豪華露營,不勝枚舉;露營創新產品同樣層出不窮,為戶外旅行提供了多種可選方案。本年度 iF 設計獎「運動 / 戶外 / 自行車」類別獲獎作品將走近當代戶外設備,感受作品折射出的野營動力。
居家時間太長,許多人不由地嚮往精彩的戶外活動。無論是森林之旅、海濱度假,還是好友野餐、遠足一周 —— 離開司空見慣的熟悉環境,投入自然的懷抱,一直是為自己充電鼓勁的最佳方式。這些iF獲獎產品及概念聚焦智能技術與永續性,不妨帶上它們,一起打包出發。
角落設計是由愛好攝影的機械工程師林子郁 所創辦,他身兼該公司產品工程師及設計師,透過對攝影的熱誠與機械的專業開發出多樣攝影周邊器材。其最新產品「pi strap 快轉背帶」不僅透過嘖嘖募資達標,更獲得2021年iF設計獎的殊榮,目前並準備向國際市場邁進。本篇專訪帶您了解Jimi如何將對於攝影的熱情轉為志業,逐步生產出自己的夢想配件。
隨著技術發展和可持續理念深入人心,兒童玩具和家居用品不斷推陳出新,為親子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幸福。實用精巧的生活好物不僅可以令家長育兒事半功倍,如釋重負,隨之而來的好心情也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
疫情改變了所有人的日常生活。為了防疫抗疫,全世界都急需創意觀點和創新設計。 早在疫情爆發之初,人們就團結一心,努力尋找解決方案應對問題。 本文收錄的 2021 年 iF 設計獎獲獎作品均研發於疫情期間,是格外實用的創新設計項目。
2021年 iF 設計獎參賽作品中湧現了一系列跨學科、跨類別的產品與項目,促進了以人為本的整體設計的發展。獲獎設計師與製造商們深具遠見卓識,以使用者為中心,為人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清友明心」為台灣烏龍茶職人品牌,致力於推廣台灣烏龍茶文化,透過友善農法的茶葉及優雅別致的包裝,拓展了烏龍茶在日常生活的角色,更加深了大眾對於烏龍茶的認識。 本文專訪獲獎者清友明心創辦人 賴弘展,以及設計公司三名治設計的執行總監唐啟堯,一起分享這項品牌發展及獲獎包裝設計製作上的經驗。
EcoFábrica Criativa Santos 以一種備受推崇的方法創造性地對抗浪費,挽救線性經濟,改善失業困境 —— 這是巴西聖保羅州桑托斯市的公共項目。 2017 年,該項目獲得了 iF 社會影響力獎以及 10,000 歐元的獎金。 iF 支持的這個項目體現了可持續消費精神,自 2016 年以來不斷幫助社會弱勢群體。
即使您未曾聽說過 Eero Saarinen,也肯定熟知他的一件作品: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的 Gateway Arch。如果您經歷過 20 世紀 60 年代,在電視上看過第一版的《星際迷航》,那麼或許還見過他的其他設計:片中星艦艦橋上的椅子。 20 世紀 60 年代各大企業爭相採用的一大特色產品,便是 “The Tulip Chair” ,由 Saarinen 於 1955 年為諾爾(Knoll)公司設計。
瓜瓜園藉由產地到餐桌的串聯整合,再到經營地瓜故事生態館,以一條龍的生產及銷售模式擴展農產事業。今年度更以其「瓜瓜園 零咖啡因地瓜茶」包裝設計參賽,而獲得iF設計獎的殊榮,重新詮釋了地瓜產品的樣貌。本文專訪獲獎廠商瓜瓜園 總經理 邱裕翔,以及操刀設計的設計公司 Styleplus Design ,分享兩者合作的經驗。
在浴室中採用陶瓷產品並不新奇;實際上,陶瓷是最常用的衛浴材料。陶瓷屬於優質材料,在衛生方面具有諸多優勢:易於清潔,不吸水,耐各類清潔產品,原料取自大自然、綠色環保。疫情發生後,陶瓷的優勢更加顯著。在目前的狀況下,洗手標誌、技術說明、消毒劑取用器等越來越常見,說明人們對公共和私人浴室衛生問題的認識不斷提高。
落水口上的新風景,截落浴室毛髮的靠山。2021 年 iF 設計獎產品設計項目獲獎產品「HUROYAMA 浴山」,由米鹿設計製作,產品涵蓋設計美學的概念,直觀且易用性的設計,致力於創造更好的生活居家環境。我們專訪米鹿設計創辦人方健民,帶您了解他們的企業故事及創作理念。
丹麥設計師 Jacob Jensen 憑藉自己在 Bang & Olufsen 的首個項目 Beomaster 1000 榮獲了 iF 產品設計獎,從此開始了與 iF 設計獎的因緣際會。
新冠疫情發生後,醫療衛生領域的產品設計意義顯得愈發重大。本文精心選取了一系列 iF 設計獎獲獎作品,它們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助力應對迫在眉睫的難題。 如今,保持衛生和健康是所有人的頭等大事。
Dieter Rams 為全球知名的工業設計師,他的「優秀設計十大原則」代表了一種思維方式,他正是藉助這十大原則釐清了自己對優秀設計的定義。自那以後,他的這十大原則影響了幾代設計師。
新冠疫情期間,許多人開始熱衷於烹飪。最新智能廚房電器的問世,讓居家烹飪比以往更加高效。 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發展,可以為智能廚具融入更多未來主義元素,每一項新的技術進步均可帶來更多可能性。本文搜集2021年獲獎作品,讓人們積極探索全新的烹飪體驗,從而創造全新的回憶。
2021 年 iF 設計獎產品設計項目獲獎產品「Utoku Tenon Marker for Three 木工專用畫線器」,是由具 30 年經驗的台灣專業製造廠宇德精密工具所設計與監製的鋁合金直角劃線器/鳩尾榫劃線器。本專欄將帶您了解他們的企業故事及創作理念。
打造當代設計與建築時,以更便捷的電動交通、更可持續的方式為導向,這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iF 精心評選的各個獲獎項目及產品,均體現了前瞻性設計的蓬勃發展。這些設計作品均志存高遠,旨在提高城市生活品質,打造更為宜居的城市。
2021 年 iF 設計獎產品設計項目獲獎產品「re-ing 菱格盤」,利用竹纖維製作,並以親民的價格落實永續設計於常民生活中。我們採訪該設計創作者 ——「點睛設計 韓世國 總監」,了解該設計背後之創作靈感及更多實踐永續設計的過程。
2019 年是包豪斯之年 —— 德國包豪斯學院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藝術、設計和創意學院,喜迎百年誕辰。為慶祝包豪斯前衛藝術運動,我們推出了精心設計的包豪斯專家系列作品,帶您穿梭於包豪斯之年的時光隧道。
城市精神、賽博格、ASMR 和人工自然 —— 最新一期《中國設計趨勢報告》向我們展現了未來設計的模樣。本文概括了本年度《中國設計趨勢報告》的研究結果。該報告由曾獲得 iF 設計獎,並與 iF 具有合作關係的上海設計諮詢公司 YANG DESIGN 於近期編寫。
專訪小米生態鏈工業設計總監李寧寧,獲獎無數的小米生態鏈工業設計團隊是如何配合小米集團的商業戰略來做設計開發、如何將品類與數量眾多的生態鏈產品統一到 "Mi Look" 風格的?他們的設計理念、設計過程以及設計管理是怎樣的?又是如何與生態鏈企業以及工程技術人員合作的?
我們採訪了 2018 年 iF 設計新秀獎(iF YOUNG TALENT AWARD,現更名為:iF DESIGN TALENT AWARD)評委 Sabine Foraita 教授博士,與她暢談設計的未來、產品製造以及地域化市場模式與邪惡設計。
本文介紹設計師兼建築師 Michele De Lucchi 及其適應新一代年輕設計師的 AMDL CIRCLE 項目,並祝賀後現代設計團體 —— 孟菲斯團隊(Memphis Group)成立 40 週年。
正逢春節假期的到來,儘管受疫情影響,保持社交距離、不聚集是春節期間必然的防疫舉措,導致「圍爐」對許多人來說恐難以實現,但我們仍舊滿懷希望,期待新常規的到來;我們向大家分享一個由 iF 支持的新加坡項目「大家喝」。
平面設計和插畫兩大領域密切相關,通常有交叉重疊之處,因此難以明確區分兩者。雖然插畫更傾向於繪畫,並且與美術緊密相關,但時過境遷,插畫家已經不僅限於創作精美圖畫了。
極簡、優雅、純粹 —— 這套保溫壺不僅能持續維持熱飲溫度,同時還能通過轉換濾嘴變身為咖啡濾壺或泡茶壺,功能與美感兼備的設計得到了 2020 年 iF 評委們的一致認可。
想踐行 「可持續消費」卻還不知如何開始,本文介紹的這些榮獲 iF 設計獎的項目、理念和產品也許能為您帶來一些啟發。我們精心從 iF 各獎項中挑選出 10 件可為構築「更可持續的未來」提供參考的項目、理念及產品。
我們向您展示十款榮獲 2020 年 iF 設計獎的白色產品及家居飾品,包括燈具、成人用品和耳機等。這些吸睛新品或許也能激發您的靈感,帶您來一場冬日仙境之旅,哪怕只是夢遊仙境。
冬日一到,白晝越來越短,天氣也越來越冷,我們便更期待在家中度過美好的時光,尤其在很難能夠隨意出外在家常酒吧和咖啡廳與朋友們見面的今日來說更是如此。我們精選了 2020 年 iF 設計獎中的一系列獲獎作品,幫助您打造更加舒適宜人的家。
玩具行業最近開始轉變觀念 —— 從傾向為父母提供服務的目的轉變為賦予兒童應有權利的追求。此轉變為成年人在為準媽媽派對準備完美禮物時提供了新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