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és Reisinger 的《接管》(Take Over)系列讓人們思考:數位設計能否轉化為實體?藝術家如何透過這種方式成為全球矚目的明星?

 

我們正在經歷劃時代的數位影像生產模式變革。隨著前端創新與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室內和建築圖像變得高度逼真。虛擬空間則讓我們有機會在現實世界之外,測試那些充滿想像的虛構設計。


超強真實感:數位作品《接管》

Andrés Reisinger 在平面設計及建築領域均有涉獵。他擁有十餘年 3D 渲染經驗,擅長創造毫無瑕疵的建築、室內、家具及雕塑圖像。他的作品主要發佈於 Instagram 等社群平台,具有夢幻般的寫實主義美感及獨特的視覺活力。 2018年,Reisinger 在社群平台上傳了一幅扶手椅 3D 渲染圖,酷似大朵繡球花的椅子外型引起了全網熱議。這幅圖像在網路上迅速傳播,Reisinger 也一夕成名。

2021 年,荷蘭設計公司 Moooi 與紡織設計師 Júlia Esqué 合作,運用 20,000 片雷射切割的聚酯纖維花瓣,將 Reisinger 的數位化設計變成現實。 2023年,Reisinger 創作了《接管》數位系列,贏得大量關注。 《接管》系列以蓬鬆、柔軟的羽毛狀或毛絨感粉紅色面料,為巴黎、倫敦、羅馬、東京、紐約等國際大都市的建築披上了一層夢幻般的外衣。與 Reisinger 以往作品一樣,《接管》系列模糊了虛擬和現實之間的界限,挑戰人們對現實的認知。

Reisinger 的超現實主義圖像引發了人們的極大興趣,人們渴望知道該系列作品的展示地點以及出現時間 —— 這些作品看起來太過真實。人們廣泛的關注促使 Reisinger 將其數位設計轉化為實體藝術裝置。 2023 年 12 月,Reisinger 在邁阿密藝術週(Miami Art Week)展出了他的首個實體藝術裝置。粉紅色的波浪裝置懸掛在芬迪(Fendi)櫥窗上,看起來與他的數位設計幾乎毫無差別。 

 


對我來說,建築不再侷限於結構本身,而是虛實世界的對話與創新的驅動力。

—— Andrés Reisinger


 

 繼芬迪之後,覆蓋紡織裝置的建築先後出現在吉達、馬德里、邁阿密和紐約等城市。虛擬世界中的建築元素不必遵循傳統邏輯。但在現實世界中,建築需要解決材料特性、建築結構、物流配送、建築規範、法律法規、資金籌措、永續性以及維護等難題。然而,在虛擬空間中,建築已成為一種不受限制的創意實驗。沒有物理限制,能夠快速調整且易於傳播。空間的設計與體驗方式因此煥然一新,更有創意與啟發性。

 

Andrés Reisinger

 Andrés Reisinger 設計師、數位藝術家

Andrés Reisinger 是阿根廷視覺藝術家及設計師,常駐西班牙馬德里和巴塞隆納。他創立的 Reisinger Studio 設計工作室涉及多個領域的創作,在馬德里和巴塞隆納都設有辦公室。 Reisinger 以創作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藝術裝置而聞名。他在虛擬創作中為建築披上超現實風格外衣並因此在社交平台走紅,這些數位作品亦在後來亮相「現實」世界。這一切可追溯至 2018 年,他在 Instagram 上發布了一張毛茸茸的 “Hortensia” 花卉扶手椅(見文末)數位影像,隨後迅速傳播開來。他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建築、設計與城市規劃學院學習平面設計,自此開始設計生涯。

 

「將《接管》從數位系列轉換為實體作品需要克服巨大挑戰,因為它像徵著虛實之間不斷變化的對話。」Reisinger 說到:「對我而言,數位空間與實體世界的對立之中,孕育著無數充滿創意的可能性。建築不再局限於結構本身;而是虛實世界的對話與創新的驅動力。」

在 Andrés Reisinger 的作品中,數位空間與實體世界的界線越來越模糊,為建築與設計帶來全新視角。他創作的獨特藝術裝置使我們懷疑虛擬與現實的概念,讓我們心懷敬畏。 Reisinger 巧妙融合數位創新與實體呈現,開創富前瞻性的創作維度,展現未來藝術與科技的無限可能。他的作品是數位革命的象徵,也促使我們思考混合現實帶來的多種可能性。

 

本中譯文僅供參考,如與原文有異,應以原文為主;更多詳細內容請見原文

#建築 #虛實空間 #數位設計 #裝置藝術  #建築設計 #數位藝術

相關文章
設計師自修之路:如何成立永續設計新創公司?
踏入設計領域:開啟照明設計師的職業生涯 
José Manuel Ferrero 論標誌性風格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