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如今,我們很難看到具有永續性的優秀室內設計。我們採訪了伊波萊茨建築設計事務所產品設計和品牌空間總監、iF 設計獎評審 Tilla Goldberg,希望了解如何成為出色的室內設計師,以下是她總結的六個條件。
1. 室內設計要立足整體
產品或物體並不存在於真空中,開始設計前必須充分了解環境。在採取行動前,我們要了解所在空間的情況、設計所面向的物件、入射光線的方向,掌握這些資訊有助於打造更具影響力、針對性及敘事性的設計。
我們的品牌空間專案會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包括建築師、室內設計師、材料專家、平面設計師和傳播設計師。無論是展覽攤位、展覽館或零售空間,設計之初就要有紮實的敘事,確保設計契合品牌定位。分析品牌形象並將其融入空間設計,同時深入了解品牌調性,並透過空間和物品凸顯其風格。
Tilla Goldberg,伊波萊茲建築設計事務所
Tilla Goldberg 是伊波萊茲建築設計事務所 (IFG) 產品設計與品牌空間總監及 iF 設計獎評審團成員。她與團隊共同設計品牌空間、裝置、家具、燈具及材料,為顧客複雜多元的風格注入鮮明而獨特的氣息。她曾在斯圖加特藝術學院跟隨 Richard Sapper 學習產品設計,畢業後加入倫敦的 Ross Lovegrove 工作室,之後又在東京和紐約工作,並於 2001 年在科隆創立 Golden Planet Design 工作室。
2. 精細入微
為大型辦公大樓進行室內設計時,我們會考慮空間應該營造的氛圍。人進入建築物時會有什麼感覺?如何給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接待處應呈現怎樣的外觀?接待區、照明設備和休息區往往是第一個接觸點,人們會在此停留。
如果市面上缺少某款產品或家具,我們會積極填補市場空缺。例如,我為 Brunner 公司打造了一款名為 “PARA VERT” 的模組化系統隔間,起因則是我們想為室內增添盎然綠意,但在市場上找不到這樣的產品。開放式工作空間需要這種隔間。現在,Brunner 已將 PARA VERT 作為系列產品銷售。
分析品牌形象,並將其融入空間設計。
—— Tilla Goldberg
3. 建構可迭代、永續的設計流程
我認為這種方法可以讓我們避免重複設計現有的產品,例如市面上已經有很多款邊桌,再設計無疑是多此一舉。我們先設計客製化解決方案,如果開發出市面上沒有的產品,我們可以據此設計它的衍生系列產品。
IFG 積極承擔永續發展責任,並經常為客戶提供建議。我們嘗試提出新的解決方案,針對空間和產品探索不同的思路。
4. 面向未來,善用技術
全球人口總數不斷增長,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日益多元,我們認為自己可以主動創造生活環境並尋找新的可能性。我們喜歡用空間和物品激發人們的靈感,展現新的思考角度和生活方式。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設計師的職責就是提供想法、啟發和解決方案,去反思我們的工作方式、人們共同生活和旅行的方式、我們需要的空間以及真正必要的東西。
在靈感方面,我們也發現專案的數位化尤其重要。
疫情前,我們為 Object Carpet 設計了地毯系列,原本計劃在 2020 年的米蘭國際家具展展出。展台設計十分別致,靈感來自印染機的架構(見下圖),因為地毯的絢麗色彩就是由印染機打造。我們認為現場展覽非常重要,我們找到著名時尚攝影師 Monica Menez 共同策劃宣傳活動,起初只製作了樣品冊。
後來疫情爆發,展覽取消,我們萌生了拍攝短片的想法。短片仍由 Monica 掌鏡,模特兒在地毯組成的繽紛世界中穿梭,呈現出一幕幕具有另類美感的荒誕場景。
這項計劃外的數位宣傳活動吸引了廣泛的觀眾,Object Carpet 和 IFG 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5. 拓展視野
好奇心是我生活的主要動力。在斯圖加特藝術學院跟隨 Richard Sapper 學習產品設計時,我意識到自己需要體驗不同的設計視角。
我後來去了倫敦為 Inflate 和 Ross Lovegrove 工作,學習與包浩斯完全不同的設計方法。
我的畢業設計是太陽能渡船,獲得了多項大獎,如今它仍然運行在康斯坦茨湖上。但我不想止步於此,於是又去了東京和紐約,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設計。
之後,我在德國科隆成立了 GOLDEN PLANET 這間小型產品設計工作室。在我看來,探索世界和轉換視角是獲得創意的最佳方法。
6. 累積經驗
如果你也心懷好奇、充滿熱忱且渴望挑戰,歡迎加入 IFG 位於斯圖加特、柏林或上海的公司,申請實習職位。
本中譯文僅供參考,如與原文有異,應以原文為主;更多詳細內容請見原文。
#室內設計 #辦公空間設計 #設計師訪談 #iF評委 #建築設計 #創業
相關文章
設計師自修之路:如何成立永續設計新創公司?
來自成功設計師的七個職業生涯起步建議
如何打造舒適的居家環境? 設計師 Joa Herrenknecht 暢談色彩、大窗與童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