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可持續發展城市 = 自行車友好型城市」—— 規劃師與建築師參與城市規劃時,經常藉鑑這公式,以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例如,倫敦與墨爾本均大力投資興建自行車網絡,以打造通勤及交通便捷路線。自行車製造商正通過城市自行車的流行趨勢,以緩解市內交通擁堵。共享自行車項目搭配色彩亮麗的自行車,現已逐漸成為城市街道上一道常見的風景。

載貨自行車亦深受家庭喜愛。其配備強大的電動馬達,可裝載重物,令市政及商業用戶頗感興趣。因此,歐洲自行車展(2018 年 7 月 8 日至 10 日於腓特烈港舉行)在當年的展會中首次加入貨運類別。

2018 年 4 月 12 日,聯合國(UN)宣布 6 月 3 日為首個官方世界自行車日,以促進各種形式的自行車運動,旨在讓人們廣泛認識到自行車作為交通和休閒工具可帶來的豐富社會效益。

 6 月 3 日世界自行車日 

Brook Boyer 認為自行車不僅是城市交通的保障,他堅信我們需要這樣的一天:「從字面意義上看,自行車這一交通工具是推動進步的首選。」自行車有利於生產和消費的可持續發展,並支持上課出勤,惠及非洲農村地區女孩等群體。再如: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部署了 4500 輛自行車,助力項目落實,以提高讚比亞農業產量。

「來!讓我們騎自行車」(Come on Let's Bike)

這項倡議旨在縮小敘利亞境內騎行人群的性別差距。

紐約「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ITDP)在巴西、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肯尼亞和墨西哥均設有辦事處,旨在為全世界設計與執行高質量的交通系統和政策方案,打造更為宜居、公平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ITDP 在許多城市成功提出計劃,力求規劃自行車車道,並構建自行車停放網絡,已與官方機構合作落實。近日,ITDP 推動了墨西哥及中國啟動新的自行車共享項目。

目前,許多城市規劃師與建築師以自行車為導向的設計理念,均在用戶吸引力和(感知)交通安全的界限之間深耕。規劃師重點在於提供 「安全的基礎設施」,同時激發騎車者的熱情。我們都應更加熱衷於騎行,由此帶動不愛騎行的群體。

 倫敦自行車超級高速公路 

倫敦市正大力投資建設「自行車超級高速公路(Cycle Superhighway)」,橫跨外倫敦及倫敦市中心。與現有的「安靜路線(Quietway)」相比,它們令進入城市的旅程更安全、快速與直接,並可打造最佳與最快速的上班途徑。

2014 年,首批超級高速公路正式對自行車騎行開放。時任倫敦市長的 Boris Johnson 表示:「讓更多的人騎上自行車,將減少對公路、公共汽車和鐵路網絡的壓力,降低污染,並提升每個人的生活品質,不論是否是騎行者,都將從中受益。」Johnson 的繼任者 Sadiq Khan 承諾,在其四年任期內,將撥款 7.7 億英鎊支持自行車運動。自行車車道與其他交通路徑完全隔離,實屬超級高速公路網絡中的閃耀明珠,但由於區域所屬管轄不同,基礎設施也有很大的差異。顯而易見的是,汽車流量已顯著減少。

墨爾本 —— 「互聯的城市」

澳大利亞墨爾本市,2016 至 2020 年自行車計劃「互聯的城市」關注城市規劃中的安全騎行,強調了大都市區域的發展目標。 「我們管理這座不斷發展的城市,構建內部及周邊的移動網絡,讓人們能夠安全便捷地購物、聚會、參與活動與四處走動,讓社區能夠獲取市政府提供的所有服務和機會。」這項目標在於為各年齡層次的人群搭建正常運轉的交通網絡,打造出行暢通、環境清潔的城市。

廈門空中自行車

中國東南沿海港口城市廈門已建成一條空中自行車道,長 7.6 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自行車道。它串聯著廈門主要住宅區和商業區,鋪設在城市現有的公共汽車 —— 陸路交通系統下方。車道寬 4.8 米,可容納 2000 多輛自行車,並與 11 個公交站和兩個地鐵站相銜接。車道上不僅設有私人自行車停放處,亦提供自行車租賃服務。

圖片來源:© Xiamen Bicycle Skyway, DISSING + WEITLING Architecture, Ma Weiwei

該天橋項目由丹麥建築工作室 DISSING + WEITLING 設計。他們於 2014 年在哥本哈根實現了「自行車超級高速公路(Cycle Superhighways)」和「蛇形自行車天橋(The Bicycle Snake)」的概念,助力哥本哈根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自行車城市之一,為廈門等諸多城市提供了示範。

2019 年哥本哈根自行車友好城市指數|數據及圖片來源:©Copenhagenize Design Company | www.copenhagenize.eu

荷蘭埃因霍溫令騎行充滿未來主義格調,騎行者可以繞行於 ipv Delft 建造的 70 米高霍文林自行車環形橋,也可以穿過 Daan Roosegaarde 設計的梵高小路(Van Gogh Path),在形似梵高作品《星夜》圖像的照明下,感受詩意的氛圍。

為迎合城市騎行趨勢,自行車製造商推出了各個領域的特色產品 —— 從電動自行車、貨運自行車、折疊自行車到私人、商業及市政用途的皮帶傳動自行車,應有盡有。
DIAVELO – Protanium B.V ( Accell Group) 工業設計師和發明家 Brian Hohl 解釋了他為何熱衷於為電動自行車配備輕型、緊湊型的鋰電池。 「我們的設計理念是,電動自行車應兼具引人注目的外觀與易於使用的性能,並且適用於任何群體。電池須與自行車融為一體,但在充電時也應易於拆卸。」Protanium 很高興能將專業知識應用到 EBIKE4DELIVERY 項目中,藉此傳遞其綠色交通的態度。項目旨在為歐洲各地提供送餐服務的同時,創造更為綠色與健康的工作機會。使用重型貨運自行車運送包裹的方式也在全球日益流行。

柏林 —— 包裹服務貨運自行車

德國最大的包裹服務供應商(DHL、dpd、GLS、Hermes 和 UPS)為 12 輛貨運自行車建立了一個聯合使用的免費轉運點,地處潘科區,土地面積達 750 平方米。他們根據不同運營商的情況,在半徑三至五公里範圍內設立了規格為 14 平方米的集裝箱,作為免費微型倉庫停放自行車。貨運自行車可輕鬆取代機動送貨車輛,避免造成道路堵塞。

圖片來源:© dpa https://www.berliner-zeitung.de(30543024

世界上大部分自行車由中國大陸及台灣製造,約佔全球產量的 90% 。全歐洲每年售出近 3,000 萬輛自行車和 EPAC(電動助力自行車),其中約 1,300 萬輛由歐盟製造。

直到大概兩年前,自行車仍是中國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戲劇性的改變降臨,人們開始青睞汽車,這為中國大型城市中心帶來了巨大挑戰。截至 2030 年,中國將有 200 多座城市居民人口超過 100 萬。許多城市正在推廣共享自行車,對抗汽車的迅速流行。因此,共享自行車領域的供應商市場也在迅速發展。

共享自行車

Call-a-bike(德國聯邦鐵路)、Jump Bikes、Nice Ride 及 Nextbike 等公司正日益面臨摩拜單車、滴滴出行(見上圖)、Obike 及 Yobike 等亞洲供應商的競爭。摩拜單車於 2017 年在曼徹斯特推出歐洲首個自行車租賃系統,並推廣至柏林及許多其他歐洲城市。 2019 年,摩拜單車將其在歐洲的業務劃分為北歐和南歐兩部分。

然而,在北美大陸,中國企業面臨著更為嚴格的政府監管。在美國達拉斯,摩拜單車將其無樁自行車數量「自願限制」為 3000 輛,以確保業務的長期繁榮。

總部位於北京的 ofo 小黃車公司自 2015 年開始擴張,目前業務範圍遍及 150 個中國城市,包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昆明及合肥。然而,共享自行車的快速增長並未滿足預期需求,反而在基礎設施和法規都尚未完善的中國城市大為氾濫。無樁租賃自行車在許多大城市堆積如山,堵塞了擁擠的道路,表現出自行車大流行不大吸引人的一面,這正是歐洲所擔心的。

共享自行車供應商似乎很難在運營中實現盈利,因此也出現了一些傳言,認為他們在有針對性地利用採集到的數據。傳言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因為在城市範圍內智能操控共享自行車,只需通過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但共享自行車的應用趨勢仍在增長,並湧現出其他所謂的最後一英里解決方案:除了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智能城市配備的電動滑板車和半自動班車也將提升個人流動性。

 

 查看全數 2021 年 iF 設計獎自行車類別的獲獎作品 

 

本中譯文僅供參考,如與原文有異,應以原文為主;更多詳細內容請見原文

 

#iF設計獎 #2021年iF設計獎獲獎產品 #城市自行車 #世界自行車日

相關文章

騎行上路,創新隨行

重塑未來城市生活之城市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