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ge Schritt 大學畢業時,期望打造永續、低影響力的實用產品。但是,他並沒有尋找正在從事該領域業務的公司進行合作,而是創辦了屬於自己的公司。本文羅列了 Helge Schritt 成立設計新創公司的七步驟計劃,以供各位參考借鑒。

 

iF Design 邀請 Helge Schritt 分享自己的故事,講述其如何在職涯初期成功成立永續材料設計新創公司。


1. 確定目標材料
MycoLutions 的旅程始於材料本身,當時我大學尚未畢業。我們同組 10 名學生參加了 Michael Braungart 教授的課程,任務是開發 「從搖籃到搖籃」 的永續產品。當時業界已經有了用菌絲體製作包裝材料的案例,這種材料引起了我的共鳴。於是,我們開始研究將菌絲體用於建築隔熱,我還與蘑菇種植者合作完成了以此為主題的碩士論文。我對此展開思考:蘑菇採收之後,剩下的菌絲系統有什麼作用?菌絲體是真菌的根狀結構,蘑菇採收後會遺留大量的菌絲體。

 

Helge Schritt(左)曾就讀於德國呂訥堡大學 (Leuphana University) 永續科學專業,並於漢堡應用科學大學 (Hambur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擔任研究助理。 2021 年,他與 David Gradl 和 Thies Lingner 共同創辦了 MycoLutions 公司。此後,該團隊已發展至五人。

 

2. 致力創造影響
綜觀全球所有產業,建築業消耗的材料尤其可觀。因此,我們同組的多位夥伴畢業後繼續從事菌絲體研究,希望能解決建築中擠塑聚苯乙烯 (XPS) 和發泡聚苯乙烯 (EPS) 造成的問題。 XPS 在環保方面的表現不甚理想:XPS 採用氫化氟烷烴 (HFC) 發泡劑,這種氣體會造成嚴重的溫室效應。此外,XPS 與 EPS 中都含有大量的隱含碳。而菌絲體則是可生物降解的天然副產品,必將是化石燃料材料的理想替代方案。

3. 明確挑戰並進行調整
若要替換建築業的 XPS 和 EPS,所需的生產規模遠超過產業目前的能力。除了生產規模外,價格問題也隨之而來。因為現行的生產過程仍然主要依靠手工操作,所以我們在價格上無法與大型工業製造商競爭。於是我們決定將目光轉向其他與材質相符的產品,也就是隔音板。我們的價格很有競爭力,安裝所需的材料總量也在可控範圍內。

 


未來,我們希望擴大規模,並最終回歸我們的初衷:製造替代性的保溫隔熱產品。

—— Helge Schritt


 

 

4. 發現自己專長
隔音板也可稱為吸音板,可用於減少空間中的背景噪音和回音。隔音板通常安裝在對聲音要求較高的場所,如錄音室、辦公室和會議室,以降低無用聲音並營造環境氛圍。我們之所以轉而選擇隔音板,是因為這種材質具有理想的特質。菌絲體幾乎可以長成任何形狀,能夠起到消音作用,觸感柔軟悅人。

5. 展開流程設計
在生產面板之前,首先需要製作模具。任何形狀的需求都有可能遇到。我們為首批原型製作了波浪形模具。隨後,我們將有機副產品熱處理,使用菜籽油萃取後的剩餘油菜秸稈培養無菌基質,再與菌絲體混合以啟動生長過程。真菌降低了秸稈的可燃性,提高了防水性能,同時形成光滑表面。我們在漢堡市阿爾托納區設有試點生產設施,每週可生產 100 塊面板。未來,我們希望擴大規模,並最終回歸我們的初衷:製造替代性的保溫隔熱產品。

6. 確保資金充足
我們大學畢業後便著手創辦公司,並幸在起步時獲得了 EXIST 公司的資助,使我們能夠集中精力發展業務。在公司正式成立之後,我們獲得了漢堡投資與發展銀行 (Hamburg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Bank) InnoRampUp計畫的支持。

7. 引起公眾關注
近期,我們參加了漢堡綠建築博覽會 (Building Green in Hamburg) 等展會,並在巴黎舉辦的歐洲科技創新展覽會 (Viva Technology) 等活動中宣傳 MycoLutions。在歐洲科技創新展覽會上,MycoLutions 榮獲了 「永續解決方案」 類別獎項。同時,我們建立了歐洲合作夥伴網絡,並已加入歐洲創新與技術研究院 (European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 Technology) 提出的 New European Bauhaus Accelerators 計畫。此外,我害怕,我們於近期完成了公司形象重塑,全新官方網站現已上線。

 

這真是激動人心的時刻!

 

本中譯文僅供參考,如與原文有異,應以原文為主;更多詳細內容請見原文

#永續設計 #新創公司 #德國 #產品設計  #建築設計 #創業

相關文章
新手的永續設計入門:來自 Elisha Tal 的五個靈感建議
Stephen Burks 暢談如何設計優秀的永續產品
循環設計:Kenny Arnold 專訪數位產品護照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