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1. Michael Thonet 設計的彎曲木家具(1851)
儘管最終成為經典設計的是 14 號座椅,但一切靈感的源頭,還要追溯至 1851 年在倫敦舉辦的萬國工業博覽會(Great Exhibition)。在那屆博覽會上,Thonet 設計的座椅和沙發獲得了銅獎 —— 這是截至當時,工業製成品曾獲的最高獎項。
照片:© Thonet
2. AEG 標識 / Peter Behrens(1907)
1907 年,Peter Behrens 出任德國高端家電品牌 AEG 的藝術顧問,開啟了企業設計的時代。 Behrens 不僅僅為 AEG 設計標識,還設計了系列產品、建築平面圖、版面等。
照片:© H. Reuter
3. 包浩斯燈 / Wilhelm Wagenfeld(1924)
Wilhelm Wagenfeld 在包浩斯金屬車間中揮灑創意,為 László Moholy-Nagy 設計出這款燈具時,年僅 24 歲。後來,這款燈具成為現代工業設計的標誌,不斷更新迭代,至今仍在生產。
照片:© Christos Vittoratos
4. Thonet 懸臂椅 / Mart Stam(1927)
Mart Stam 的首件懸臂椅模型,以鉛管及小配件製成,是為知名的 Weißenhof 莊園定制的。事實上,在 Stam 的職業生涯中,見證了 20 世紀建築與設計領域的眾多不朽設計,並與眾多傳奇人物 / 機構有過交集,包括包豪斯、範內勒工廠、德意志製造聯盟、Le Corbusier 等。
照片:© Thonet
5. 烏爾姆凳子 / Max Bill(1954)
這是一隻凳子,一個架子,一件搬運工具,還是一張邊桌?嗯,它都是! Bill 和 Hans Guguelot 為烏爾姆設計學院設計這款凳子時,考慮到學院經費有限,於是靈光乍現,打造出了這款成本只有十德國馬克的凳子,圓滿完成了任務。
照片:© Christos Vittoratos
6. 嘉丁拿噴頭 / Dieter Raffler 和 Franco Clivio(1968)
1968 年,烏爾姆設計學院閉校之際,Dieter Raffler 和 Franco Clivio 這兩位畢業生剛剛開啟職業生涯。他們為初創企業 Gardena 設計了一系列產品,成品十分成功 —— 經常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時至今日,他們設計的軟管聯接系統仍是歐洲的業內標杆。
照片:© Ulm School of Design
7. 德意志銀行標識 / Anton Stankowski(1973)
德意志銀行標識發佈時,德國著名的《圖片報》曾打趣:「畫家揮筆五下,十萬馬克入錢夾」。 Stankowski 是德國乃至全球平面設計的先驅。自他之後,「設計」一詞的概念逐漸往平面設計方向偏移,並在此基礎上延展發揮。
8. SAP / Hopp、Plattner 等(1972)
恪守工業設計的純粹主義者可能不屑一顧,但無論如何,SAP 無疑最能代表數字設計時代的趨勢。 SAP 是首批商業軟件的創新者之一,並樹立了持續至今的典範。
9. Thinkpad 700C / Richard Sapper(1992)
每個時代都有其標誌性的設計,而數字時代的標誌之一,就是 Richard Sapper 設計出的首台 Thinkpad。 Trackpoint(小紅點)至今仍是格外巧妙的設計方案。
照片:© Richard Sapper
10. 漢堡警察的新制服 / Luigi Colani(2004)
將公共服務、時尚與形象包裝融為一體,無論你是否喜歡漢堡警察的這款「美式」新警服,它的成功已是有目共睹。這款警服推出後數年內,德國大部分其他州相繼推廣了鋼青色制服。
照片:© Daniel Schwen
本中譯文僅供參考,如與原文有異,應以原文為主;更多詳細內容請見原文。